首页  >  会员之窗  >  会员动态
会员动态
传统制造业科技创新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0-07-17

(浙江富春江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孙翀)


        引言:传统制造业科技创新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日益加深,国内制造业的传统优势正在失去,新市场、新技术、新问题接踵而至,加之新冠疫情的冲击,传统制造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与挑战。在浙江全力推进“重要窗口期”建设进程中,传统制造业如何危中寻机、变中求新,关键还在于科技创新、转型突破。近年来,传统制造业从“制造”向“智造”主动转变的脚步不断加快,但传统制造业要真正与数字经济“共舞”,还有很长的一段艰难探索期。本文从浙江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时代视角出发,探讨传统制造业科技创新的现状及挑战,剖析创新实践的有效路径和模式,为传统制造业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产业升级、发展提速提供可参考的对策建议、可复制的创新样本。

QQ图片20200717111659.jpg

悉尼联合实验室


关键词:制造业、科技创新、人才、高质量发展

一、传统制造业科技创新的现状分析

        1、有利的外部环境


        (1)全国一流的营商环境

        今年年初,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后,浙江省委对标习总书记赋予浙江的新目标、新定位,表明了坚定不移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把人才强省、创新强省作为首位战略,坚定不移推进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两轮驱动的目标和决心。浙江是传统制造业大省,为鼓励、支持和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提升,浙江相继出台政策进一步降低企业税费负担、降低企业用能、用工、用地和融资成本等、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在全国率先推出“亲清在线”数字化政企互动平台等等,用实际行动和实际成效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增强了企业的获得感、幸福感。


        (2)数字经济产业先发优势

        浙江是数字经济的先发地,是国家首个信息经济的示范区。据新华社报道,2019年,浙江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6228.94亿元,同比增长14.5%。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行业数字化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作用明显,数字经济成为浙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由此可见,当前产业数字化已经成为全行业共识,对传统制造业造成一种紧迫感。抓住数字经济“风口期”,将传统产业与5G、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融合,成为传统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形成比较优势的有利武器。


        (3)创新人才发展土壤肥沃

        企业科技创新,人才是首要资源。以人才强省、创新强省目标为引领,浙江正在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吸引力的全球人才蓄水池,将从大力引进国际高端技术创新人才、培育壮大优秀青年人才队伍、加快创新型浙商队伍建设等全方位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通过研究出台人才新政,坚持“一区一策”、“一人一策”,浙江支持高素质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优化,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人才相互流通的通道将有序打通,企业难以引进和留用高素质人才的现象将大大改善,培植了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的创新土壤。


        2、企业面临的挑战


        (1)经济形势不明朗。当前,新冠疫情全球爆发,外贸、金融行业受到重创;国内疫情虽得到有效控制,但对传统制造业的冲击已经造成,经济下行压力、疫情防控压力、安全生产压力相互交织。绝大多数制造业企业在沉重的压力下艰难前行,甚至成千上万的中小微企业由于订单、资金、供应链中断等原因倒闭。在此背景下,生存成为企业的第一要务,创新动力明显不足。


        (2)创新成本高、风险大。产业科技创新的背后是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的保证,这对传统制造业中很多中小企业来说,正是它们所欠缺的。资金投入大首当其冲。近几年,在政府的干预和银行等融资机构的创新服务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得到改善,但高昂的资金成本投入还是让不少企业望而却步;此外,地方政府部门的技术改造资金补助也建立在一定门槛之上,且补助比例不高。其次,创新成果极易被模仿,导致经济效益不能很好体现,故对一般企业来说,科技创新成本高、风险大。


        (3)研发力量储备不足。传统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造成企业高级研发人才和管理人才储备不足,技术创新体系不健全,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而高精尖人才引进、高素质人才队伍培养又涉及当地生活配套、薪酬体系、子女教育等多方面问题,与企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息息相关。很多企业采取聘请顾问、兼职、咨询等方式来解决一时一地的问题,虽解决了燃眉之急,但稳定性差、流动性大,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QQ图片20200717111706.jpg

科技部火炬中心张志宏主任与孙翀共同启动悉尼联合实验室201608


二、传统制造业科技创新的应对之策


        “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企业”,传统制造业进行技术升级改造,推动产业转型提升了,产业就不传统,企业才不会落后。但是,科技创新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以市场需求为核心,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改进现有产品的技术工艺、管理方式、营销方式等,以期达到更经济、更环保、更畅销的目的,这是企业内部的创新,一般都可以实现;另一方面是引领市场需求的重大项目创新,指从0到1的突破,针对某一个产业的原始创新。项目的成功研发并产业化的过程,是创造新市场、新需求的过程,也将推动产业的发展进步。根据企业的发展程度和实践经验来看,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做强产业链,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不久前,浙江提出要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的目标。创新转型中的制造业企业,必须要有世界眼光,紧紧抓住浙江展现“重要窗口”期“头雁风采”的创新优势,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布局,紧紧扭住“高质量”这个关键词,做强产业链、创新链。疫情之下,制造业企业要从关键技术的缺失中看到自身机遇,强化重点技术攻关,实现过硬的国产替代,推动产业链向中高端方向跃升,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集群。


        2、产学研合作创新,形成利益共同体。通过政府、行业协会等平台对接,主动与国内外顶级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紧密合作,增加项目研发投入,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通过成立企业研究院、在高校设立实验室、研发中心、海外研发基地等方式,将研发成果在企业进行转化,形成现实生产力。同时,要坚决打破传统企业固有的管理体制和薪酬分配机制,适当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比例,激发研发人员的积极性,更好地为企业创新发展作贡献。


        3、打造自主创新品牌,走品牌化发展道路。品牌意味着高质量、高效益、高信誉和低成本,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自主品牌的打造应当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当前,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普遍提高,商标注册、专利申请、侵权维护等方面的工作力度不断增强,但品牌的确立对企业文化、管理团队、市场认可度等方面是一种持久考验,必须久久为功。在品牌国家化发展方面,目前中国真正完成品牌国际化历程的仅有华为、联想、海尔、美的四家,还需要有更多的中国品牌崛起,讲好中国品牌故事。


        4、实施大数据管理,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大力推动内部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可以依托大数据管理平台,梳理内部管理流程、改变低效率的办公模式,实现人财物产供销各环节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管理,从“人管人”向“制度管人”转变,提高精细化管理能力;同时,把握数字经济时代趋势,推动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建设,推进无人车间、智能工场建设,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改善环境,逐步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变。


        5、坚持内外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政策不断优化,不惜高价从国内外引进科技型人才,壮大人才队伍成为各行各业共同诉求。高精尖的外来人才引进固然重要,但企业更应该看到自身员工队伍当中的潜力性。尤其是青年员工,他们认可企业、忠于企业,文化程度高、可塑性更强,是企业的新鲜血液、后备力量,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青年员工培养计划,建立健全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梯队。制造业企业尤其要重视青年技术工人的培养,注重岗位技能培训和提升,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激发青年员工的创新活力。


三、传统制造业科技创新的相关案例


        1、传统电缆制造企业率先研发石墨烯超导电缆

杭电股份是国内一家拥有60年以上电缆制造经验的传统企业,由老牌的国有企业改制而来,“永通”品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2016年,在中澳两国总理见证下,中国科技部与新南威尔士大学达成合作协议,推进两国在能源技术先进材料等高科技领域合作。杭电股份抓住机遇,顺利与新南威尔士大学牵手合作,共同研发石墨烯超导电缆并推动研发成果在中国的商业化,并将投入总计1亿元人民币作为石墨烯电缆项目的研发和产业化经费,项目在新南威尔士大学进行基础研究,在杭电股份实现研究成果产业化。这一科技项目合作得到了两国政府的高度认可和支持,当前,石墨烯超导电缆实验室阶段的研发已顺利完成,成果表明,石墨烯-铜复合导线的电阻率比传统电缆下降3.8%!这是杭电股份在政府引导下开展跨国项目合作,实现科技创新、技术提升的成功探索,研发成果在中国实现规模化生产,将有力推动整个电力电缆行业的变革,对全球能源环境的改善意义重大。


        2、节能环保企业创新研发二噁英在线检测设备系统

富春环保是国内大型的环保公用及循环经济型高新技术企业。上市以后,一直以拓宽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为己任,推动节能环保产业转型提升。为探索新业务发展模式,准确把握市场发展机遇,富春环保出资与浙江大学共同成立环保科技研究院,并于2017年年底,“焚烧过程二噁英排放在线快速检测技术”顺利通过专家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创新研发的二噁英在线检测系统设备被坚定为首台(套),并获得“浙江省专利金奖”。通过产学研合作创新,富春环保不仅成功填补了二噁英在线检测行业的空白,还可以为二噁英排放源(垃圾焚烧、危险废物焚烧、冶金、水泥等行业)的优化运行提供技术支撑,有助于解决垃圾焚烧、钢铁冶金行业的“邻避效应”问题,对建设生态环境、和谐社会具有现实意义。